7月25日,在刚刚举办的自治区第二届“我是一颗石榴籽”颁奖活动暨第三届“我是一颗石榴籽”大型网络文化活动启动仪式上,备受网民关注的第二届获奖优秀作品名单新鲜出炉。
活动中的获奖作品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以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多种互动传播方式讲述新疆故事,展现“新疆是个好地方”,赢得了大量网民的参与和点赞。活动征集到近5000部投稿作品,经逐级筛选、网络投票、组委会评定,12家优秀组织、83部获奖作品脱颖而出。其中,图片28幅,文字故事55篇。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新疆广播电视台等12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那一抹高原绿》等28幅作品分别获得图片类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破冰救人!喀什消防员用胳膊肘为两孩子砸开生命线》等55篇文字故事分别获得文字类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在图片作品《果树下的辅导班》中,一棵刚结出青果的大树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苏布台乡尤喀克买里村的准大学生迪丽达尔正在辅导村里的孩子学习。树荫下、小桌前,孩子们认真读书的样子、求知若渴的眼神令人动容。
这果树下的辅导班,是一位沐浴党恩成长孩子的感恩回馈。
“拍这组图片的时候,我问迪丽达尔为什么想办这样一个辅导班,她告诉我因为她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变化,切身享受到了党的惠民政策,看到了村民越来越多的笑脸,她也想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该作品作者彭志浩介绍说。
正因为有着这样一份对新疆和谐稳定发展的美好愿景,无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援疆干部、支教老师和普通群众,努力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默默奉献着。
在投稿作品《霜儿老师西行援疆记》中,来自浙江省衢州市的援疆干部陈霜踏上了西行的漫漫长路。一路风尘,她与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三小学的孩子结缘。为了帮助当地孩子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她找方法、选对策,将全部耐心与关爱投给这里的孩子。在她的努力下,半年时间,孩子们的语文平均分提高了35分。
“一段西行路,一生援疆情。我庆幸自己有援疆的经历,我将珍惜援疆给予我的历练,在乌什支教,是我这收获的.好的礼物。”陈霜说。
在文字作品《仰望帕米尔》中,乌鲁木齐海关驻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库尕丹村..书记李哲完成了从一名缉私警察到村民暖心人的蜕变。克服艰苦的自然环境,强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他以人民警察的刚毅与果敢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发展庭院经济、共建美丽乡村。看到村中3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了护边员、护林员、护草员,收入有了保障,他用“小有成就”表达内心的幸福与快乐。
而在图片作品《姐姐你先吃》中,当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机关服务中心的干部刘雪梅再次来到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奥特贝希乡亚阔坦村,看望结对亲戚阿卜杜外力·吾斯曼时,一下车,便尝到亲戚家的小女儿热西丹送来的甜甜的“幸福饼干”。
“这是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在结对认亲活动中发生的真实场景,更是新疆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的有力见证。”该图片作品作者卡哈尔·伊明说。
随着“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的深入展开,从天山北麓到帕米尔高原,从伊犁河谷到吐鲁番盆地,一个个嘘寒问暖的认亲镜头、一幕幕感人肺腑的谈心场景、一段段暖心和谐的团结故事,构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旋律,幸福的微笑、浓浓的亲情,共同绽放出.美的民族团结之花,展现着新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画面。
本文摘自新疆网,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立马删除。